持久液

偶然跟同事聊起換妻她是84年的女生

還沒結婚,屬於那種極富個性,超多想法的女孩。對於換妻,她支持李銀河的觀點。換妻符合人性的需求,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完全是一種個人選擇,或者說小團體、邊緣團體的選擇,對他人無傷害。基於上述理由,換妻根本不存在道德問題。對於她的觀點,情感專家蘇芩又會說什麼?

換妻存在前瞻性,避免一夜情和婚外戀

姑且稱我這同事為L吧。

由此,我提出一點質疑。婚姻的基礎原則是忠誠,換妻有違忠誠原則,像一夜情、婚外戀一樣,是對婚姻的一種褻瀆。

結果,L女說了,換妻並不違背忠誠,換妻跟一夜情和婚外戀不一樣。一夜情、婚外戀是建立在欺騙和隱瞞的背景下,而換妻是公正透明雙方自願的。必須正視人類的慾望,它真實存在,換妻正是避免一夜情和婚外戀的最直接有效途徑。

此外,L女還提出一種有趣的觀點。她說,社會道德的發展,有時候是明顯滯後的,換妻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就好比同性戀,一直遭到人們的排斥,但是越來越多的國家承認其合法合理合情,並用法律賦予其權利。

兩性倫理:80後女生關於換妻遊戲的彪悍理論

L女對社會道德產生懷疑,她認為社會道德規範是個模糊的概念,誰也說不清楚到底社會道德是怎樣的,同時任何人都不能代表社會道德,而只能代表他自己。他們不理解的東西不一定就是錯誤的,也不一定就是不道德的。存在即為合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不得不承認,L女的思維很嚴謹,沒有邏輯漏洞。我真說不清楚社會道德規範到底是怎樣的,這東西確實很模糊,你說尊老愛幼是個普遍接受的社會道德規範吧,但是,到底做到什麼程度才算符合社會道德標準?更何況,還有那麼多特殊情況,根本無法確定社會道德標準究竟是怎樣的。

法律,是從那些確定的道德標準抽離出來,再量化成條文的。我覺得,社會發展,先有道德,後有法律,隨著法制社會的發展,那些確定的道德標準統統法律化樂,剩下都是不確定的灰色地帶。人心裡邊兒的東西,不能用法律約束,而道德標準又很模糊,真的毫無辦法。

於是,我只能模糊地說,社會道德就是社會上大部分人對道德的認識理解,也就是社會上大部分人的良心的綜合指標。毫無疑問,換妻是違背這一指標的,所以換妻受到大眾排斥,是最正常的。此外,即使換妻不違背忠誠,卻是對婚姻雙方愛情,或者說感情的一種傷害。因為,兩個相愛的人,是很難接受對方與另外一個或者幾個人發生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