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液

女人說做愛前先戴套

現代女性對於性也不會那麼羞澀,遮遮掩掩了。

也敢於和男人大膽面對。也敢於行動。

所以安全套這東西也就很快深入人心。。。。

女友習慣一個人背包旅行,包里總會帶上一個安全套。
她說這是一種心情,代表她還沒有到那種放棄自己的地步:還有點盼望激情的浪漫,又不失保護自己的理智。
但理論和實踐總是脫節。
在旅途,她撞上一個暗戀已久的前同事。
你猜怎麼著,他們曾經背靠背坐在同一間辦公室兩年都相安無事,這次相撞兩個小時即勾起電火雷光:兩人上床了,沒有帶安全套。
女友事後為自己的草率後悔了許久許久:不是因為上床快,而是她不能斷定自己得到的是不是安全的性。
僅僅是因為這個人和她同事過,她就放棄了自己「先帶安全套後做愛」的原則。
但這個人就是那麼值得信任麼?他是不是也有他的隱密私生活?
他不戴安全套就做愛是不是像她一樣出於一種莫名的信任,還是他壓根就沒有「安全的性」這樣一種意識?……
女友擔驚受怕了6個月,空窗期一過,趕緊到昂貴的私家醫院檢驗了一番:在那裡你可以把自己所有的擔憂都說出來,還不怕看醫生的臉色。
謝天謝地,她沒有染上任何疾病。

包里明明就有一個安全套,女友為什麼不敢拿出來戴呢?
其實在我們的已存在的各種文化讀本里,西方外來物condom,從一開始就是被當成「避孕套」而不是「安全套」來用的。
我們熟悉的condom, 常常存在於情侶之間或者夫妻之間,是避孕方法之一,被認為——尤其是被男人認為——扼殺性交快感。雖然我們的廣告商幾經努力,「安全套」的情趣色彩還沒有普遍深入人心。
在亟需安全保障的暫時性關係,比如「一夜情」中,它幾乎是隱性的,沒有人考慮過它應該在什麼地方得到,以什麼方式顯身。

女人們可能為預謀中的即將到來的性愛在幾個小時以前清潔牙齒和身體,噴塗香水,穿性感內衣,但幾乎不曾有人特別準備安全套。
彷彿要用這種掩耳盜鈴的做法,給自己一個小小的鼓勵的聲音:「嗨,我對自己要做什麼全無所知,我只是跟著我的感覺走。」
這和香港女孩沒有安全套決不做愛,和澳洲女孩自己準備好安全套,對比是鮮明的。
女友心裡的掙扎,說到底還是與性愛中男女兩性的社會角色有關。

我們的社會已經發展到,女人可以主動發出性邀約,女人可以無負擔地享受性愉悅,甚至不用為「將來怎麼辦」這樣的想法買單——只要她生活上、情感上都夠自立,男人不是早就開始這樣做了嗎?
姐弟戀也好,熟女走紅也好,男人不再拒絕可以引導他們的女人,因為我們的周圍漸漸有了這樣的故事,他們的關係不過就是把原有的「男強女弱」的模式顛倒一下。

但是從包里主動拿出一隻安全套就不一樣了,這基本上已經超越了我們現有的情慾文化的範疇,超越了男人的性期待。
當一個男人都沒有進化到主動拿出安全套的地步,你要女人用她包里的那只示威嗎?
性文化的發展很快,這是21世紀科學性觀念的進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