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液

​古代性學 房中術

宋代以後,理學興起,儒家的地位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加強,封建禮教使房中術受到扼抑,舊的房中著作流傳受阻,新的難以出現,醫學只得從養生、生育的角度探討房事,而恥於正面談論性行為,因為“辭太近褻”。故房中術呈衰落之勢,在清代最嚴厲的性禁錮之中幾近絕跡。從學術上看,房中術的衰落也與其自身的局限有一定的關係,當因時代的限制而缺乏先進的科學實驗手段時,則只能止於對性行為詳盡的觀察和描述。目前,古老的房中術已與當代性學相結合,發揮著它應有的作用。
總之,擁有5000年歷史的中華民族有著豐富多采而又難以盡述的古代性文化,相較於世界其他民族和地區,既有文明、開放、先進的時期,又有愚昧、落後和禁錮的時期,本文僅就此舉其大要於上。
中國古代對性問題的探討與實踐總結被稱為房中術,相當於現在的“性學”。
早期文獻多稱之為“陰道”、“房中”、“房內”,唐代文獻中即記有“房中之術”,後世簡稱為“房中術”,含義偏重於性行為,後世則多以此指整個中國古代性學。房中術孕育與成形于諸子蜂起,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至秦漢之交這段時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是世界上最早的性學,也是最為完備的古代性學。西漢早期,《漢書•藝文志》即將其歸入醫學範疇,屬當時醫學的4個分支(醫經、經方、房中、神仙)之一,後世皆依此而行,除道教典籍中收錄有一些關於性修煉(有時也稱房中術)的文獻外,有關房中術的具體內容基本上都在醫書中。兩漢隋唐時期是房中術最為活躍與發展的時期,出現了一批新的房中術著作,內容上也有一定的發展與豐富。這一方面與當時開放的性習俗有關,另一方面得益於當時道家(教)方士的盛行。許多道家(教)著名的房中家如葛洪、陶弘景、孫思邈等,又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醫家。但道家(教)方士以房中術為手段,追求得道成仙的企望,只能滿足封建統治者既要縱欲,又想長生的需要,卻阻礙了房中術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