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液

陰道炎細菌性佔50%

陰道炎細菌性佔50%,教你7種預防與改善對策!
iHealth
•短訊息 真的很難想像,藥師不待在冷氣房,選擇這樣整天在外面送藥。
 
藥師頭像
iHealth 政昇藥師小叮嚀
 
生理性的陰道分泌物通常不需治療,但只要分泌物出現異常,或出現搔癢、灼熱感、疼痛等不適,即應趕快就醫檢查,找出原因,對症下藥。切勿自行判斷病況購買藥品使用,否則有可能因為延誤治療或不當用藥,而增添日後治療的困難。
平常也應做好個人衛生,但切勿過度做陰道灌洗,以免破壞正常的菌叢環境,引發感染。
 
必須特別注意,滴蟲感染型陰道炎主要是透過性行為傳染,因此除了患者接受治療外,其性伴侶也要一併治療,才可避免交互感染。
 
陰道炎封面
 
陰道炎是常見的女性疾病,台灣有過性行為的女性,75%在一生中至少得過一次陰道炎。發病時,那種令人坐立難安的搔癢感及惱人異味,常讓人十分困擾。
 
由於患病部位特殊,部分女性可能因此不願就醫,或自行塗抹藥物,這些舉動不只無法解決問題,更可能延誤就醫導致併發症。
 
陰道炎的真面目
 
陰道炎是一種通稱,泛指陰道有感染、發炎、正常菌叢改變等現象,使陰道產生搔癢感、異常分泌物或異味。
 
如果未妥善治療,嚴重的陰道炎還可能造成胎兒早產,或是胎兒體重過輕。
 
陰道炎可依致病源不同,區分為三種類型:
 
細菌性陰道炎(Bacterial Vaginosis)
 
正常情況下,陰道內以乳酸菌為主,這類細菌會使陰道呈現酸性(約pH值4至4.5),維持陰道健康。若是陰道內細菌種類改變,例如革蘭氏陰性桿菌增生,就會改變陰道酸鹼值,進而出現異狀。
 
這是最常見的陰道炎類型,典型症狀為陰道產生灰白色、帶腥味的水狀分泌物,且外陰有輕微搔癢感。即便如此,仍有50%至75%的女性在確診後不會出現症狀。
 
念珠菌陰道炎 (Yeast Infections)
 
若是陰道內的念珠菌異常增生,就會導致念珠菌陰道炎。患者的陰部會有白色無臭、半固態的濃稠分泌物,外陰有明顯搔癢感,伴隨腫脹。此外,性交或排尿時更會感到灼熱與疼痛。
 
滴蟲感染陰道炎 (Trichomoniasis)
 
有別於前兩類陰道炎,滴蟲感染陰道炎是一種性傳染病,男性染上這類致病原時,通常不會出現症狀,若是女性遭受感染,就會出現黃綠色、泡沫狀、帶有惡臭的分泌物,另有外陰搔癢、排尿或性交時感到灼熱疼痛,卻也有部分女性患者可能無症狀。
 
3 種類型的陰道炎與症狀
 
陰道炎的危險因子
 
了解三種不同類型的陰道炎後,生活中該避開哪些錯誤行為,才能維持陰道健康?
 
關於細菌性陰道炎
 
有多位性伴侶或不固定性伴侶
為求陰道清潔,在未遵守醫生指示下經常做陰道灌洗
性行為頻繁
抽菸
關於念珠菌陰道炎
 
罹患糖尿病後血糖控制不佳
免疫不全,如經常使用抗生素、後天免疫功能不全
荷爾蒙改變,如懷孕、口服高劑量雌激素的避孕藥
潮濕環境,如穿著緊身不透氣的褲子
關於滴蟲感染陰道炎
 
吸菸
危險性行為
使用子宮內避孕器
13 種陰道炎危險因子
 
預防與保健方法
 
想要預防惱人的陰道炎,平時就應維持身體抵抗力、保持陰部乾燥與乾淨,具體來說,你可以參考以下幾種作法:
 
如廁後應由前往後擦拭,以免將肛門的細菌帶往陰部
使用中性或弱酸性清潔用品清洗外陰
勿灌洗陰道,以免沖走乳酸菌
感染期間避免泡澡,盡量使用淋浴,如分泌物增多可使用溫水坐浴
盡量保持陰部乾爽透氣,例如可穿著棉質透氣內褲
作息規律、均衡飲食,提升免疫力
正確使用保險套
9 種陰道炎預防方法
 
診斷方法
 
以下是幾種確診陰道炎的方法,醫師會綜合各種檢查結果,判斷是否罹患陰道炎:
 
顯微鏡檢查
 
是診斷陰道炎的主要方式。若罹患陰道炎,可在分泌物中發現菌絲或是滴蟲。
 
理學檢查
 
視診外陰部、陰道壁、子宮頸以及分泌物,觀察是否有異常皺褶、脫落上皮組織或紅腫現象。
 
酸鹼值檢查
 
罹患陰道炎時,陰道的酸鹼值會改變,舉例來說,細菌性陰道炎與滴蟲感染陰道炎會使酸鹼值大於4.5,而念珠菌陰道炎較不會影響酸鹼值。
 
治療方法
 
陰道炎的治療以藥物為主,有口服藥、陰道塞劑或軟膏,常見的藥物成分有 metronidazole、clindamycin、 fluconazole 以及 nystatin。需遵從醫師的指示使用藥品,勿因症狀緩解就自行停藥,以免產生抗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