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人如何度過月經期
據推測,人類的女祖先們曾使用過各種吸水的材料來處理月事,比如乾草、海綿、動物的皮毛和羽毛等等。傳說古希臘女數學家希帕提亞一生清心寡慾,專注於數學,但因為面容姣好,常遭愛慕者圍追堵截,於是希帕提亞就將女人月事時用的布條擲在追求者面前,以使他們望而卻步,看來古希臘的時候女性已經開始使用布來吸收月經了。在古埃及,女性會使用疊好的亞麻布來應付月經。在中國,古代的女人們也會使用布頭來DIY成月經時的衛生用品。 甚至一直到了近代,在現代衛生棉發明之前,女性用品仍是能省則省,整點布條之類的東西,用完了洗洗晾乾下個月接著用。甚至英語里還專門有句俚語叫做「on the rag」,字面的意思是「在破布上」,實際上就是處於經期的意思。
過去的衛生用品
據推測,人類的女祖先們曾使用過各種吸水的材料來處理月事,比如乾草、海綿、動物的皮毛和羽毛等等。傳說古希臘女數學家希帕提亞一生清心寡慾,專注於數學(女死理性派麼……),但因為面容姣好,常遭愛慕者圍追堵截,於是希帕提亞就將女人月事時用的布條擲在追求者面前,以使他們望而卻步,看來古希臘的時候女性已經開始使用布來吸收月經了。在古埃及,女性會使用疊好的亞麻布來應付月經。在中國,古代的女人們也會使用布頭來DIY成月經時的衛生用品。
甚至一直到了近代,在現代衛生棉發明之前,女性用品仍是能省則省,整點布條之類的東西,用完了洗洗晾乾下個月接著用。甚至英語里還專門有句俚語叫做「on the rag」,字面的意思是「在破布上」,實際上就是處於經期的意思。那時候婦女的衛生用品,很多都是自己做的,當然還有工廠的產品。
用布做的月經用品,終究洗起來太麻煩,而且反復使用也不能保證衛生,幸好,一次性的衛生護墊出現了。
現代衛生棉的起源
說起一次性月經墊(menstruation pads),它最初的創意來自一個全世界人民都很臉熟的人,那就是頭像印在滿地球流通的美元上的富蘭克林。不過最初他的設計是為了救助中槍的傷員止血(小Tip,衛生棉的確是止血好幫手,玩戶外的朋友都知道)。不過,直到富蘭克林去世近100年後,到了1888年,最早的一次性衛生棉(品名為Southall's Towels)才成功上市。
其實即使到了20世紀初的,能清洗,可以反復使用的月經用品還沒完全退出舞台,而且,無論是自制的還是量產的,當時的月經用品必須借助幾條帶子掛在腰間,到了20世紀70年代,還有這類產品在市場上出售,實際上中國的女性到了80年代還在使用月經帶。
到了20世紀70年代,真正具有革命性的東西出現了,那就是和現代衛生棉相差無幾的背面有膠條的衛生棉。這也等於判了月經帶的死刑。
從此往後,衛生棉就和現在常見的差不多了,只是材料更好,更輕更薄,還加上了護翼和溝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