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大開眼界的避孕套文化
在避孕套還沒有出現之前,人類的性交歷史一片混沌,無數人因為沒有採取安全措施被傳染上性病。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為了阻斷性愛中的不安全因素 ,避孕套應運而生,它的出現讓人們大膽的追求性愛。發展至今,避孕套的種類越來越多,市面顏色、造型、功能各異的避孕套,形成了一種獨有的文化。
避孕套的前世
避孕套的今生
目前能用於避孕套的材料也很少,市面上出現的安全套的材料大體有三種:天然乳膠安全套、聚氨酯安全套、合成橡膠安全套。天然乳膠的原材料是栽培的橡膠樹,市面上大多數的安全套都是用天然橡膠製成的,但是由於在增加安全套的彈性時,需要經過硫化過程,過量的強致癌物質—亞硝胺就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了。
聚氨酯安全套主要是通過多元有機異氰酸酯,以及各類氫化物反應而製備的。與乳膠安全套相比,它的導熱性更好、套膜更加柔韌、無特殊氣味,更主要的是它不會受油基潤滑劑的影響。但是其彈性差、容易脫落破損且製作成本高,使得它在市場的份額並不是很大,雖然它過濾愛滋病病毒的效果最好。
隨著製作工藝的增強,避孕套的型號、薄厚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甚至還製作出各種顏色繁多的避孕套,讓人們在享受性愛的同時,還能感受避孕套帶來的情趣。避孕套的類型也可以分為普通型、異型、波紋型和顆粒性,而且人們在製作過程中加入了各種香料,使避孕套發出清淡的花香味;有的還加入了消炎藥或者興奮遲緩劑,以發揮出消炎、延長性交時間的目的。
使用者可以根據自身及性伴侶的具體情況,選用不同型號及外觀的避孕套,既可以提高性生活品質,又能保證避孕效果。
最早的安全套應該出現在埃及,製作它的材料是紙莎草,但是它還具有很多弊端。1492年,哥倫布的水手們把梅毒從美洲帶到了西班牙,10年之後,這種病毒便征服了整個世界。對此,人們很快做出了反應。義大利帕多瓦大學的解剖學教授加法盧拜發明了一種亞麻布套製成的避孕套。法盧拜這項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性病的傳播,其次是用來避孕。
17世紀晚期的一位英國醫師康得姆發明了一種避孕套,製作這種避孕套的原材料是小羊的盲腸,它比較柔軟、舒適,這顯然已有點接近于現代避孕套的雛形。它的發明者康得姆,因此被英國國王查理二世封為騎士勳爵,英文中的避孕套被稱為Condom,也是以它的發明者的名字命名的。
到了19世紀隨著橡膠硫化工藝的發展,羊腸安全套逐漸被革命性的硫化橡膠安全套取代。這種安全套以其安全有效的性能、低廉的價格迅速搶佔市場。19世紀末期,天然乳膠安全套的誕生,使安全套具有更好的彈性和柔韌性,更高的耐拉強度和不易出現微孔,從而升級了硫化橡膠安全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