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析微信瘋傳癌症2年前就有徵兆
專家解析微信瘋傳癌症2年前就有徵兆
在疾病面前,尤其是碰上腫瘤、癌症,再堅強的人也變得脆弱。
任何疾病發生,不論多小,都會給身體帶來些異樣的變化,問題在於你有沒有發現。所以,早發現早治療,可以減少痛苦。
近日,朋友圈裡流傳一則消息,題為《癌症在2年前就有徵兆!一定要發在朋友圈裡!》,內容更是驚竦,比如“兩個乳房明顯不一樣大容易得乳癌”等。消息傳播開後,很多人都在對症看自己的情況。
文章看起來挺有條理,不僅按照癌症種類分了肺癌和肝癌、乳癌、大腸癌和其他癌症,還按照日常生活,把一些微小的身體變化和疾病對應起來。這些徵兆靠譜嗎?抑或只是聳人聽聞的謠言?
為此,我們請教了浙醫二院腫瘤外科主任醫師丁克峰、浙江省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研究員蘇丹和杭州市中醫院內科主任醫師何迎春。
專家答疑解惑,統一結論:關於癌症在2年前就有徵兆,這部分不靠譜!而人身體微小的變化可能對應哪些疾病,則因為出現了“可能”兩個字,基本客觀靠譜。
下面,我們一一解讀。
這些變化會導致癌症嗎?
專家解讀:不靠譜
原文:癌症是導致人類壽命縮短的主要疾病,它在人體是有潛伏過程的,關注身體的細微變化,也許這些就是極度危險的徵兆!
專家分析:
蘇丹認為,很多腫瘤、癌症在診斷之前肯定都有體征的變化,有些被發現了,有些被忽略了。對自己身體有清晰把握的人,就會從蛛絲馬跡發覺異常。舉例,卵巢癌患者會有腹脹、便秘、發胖、易飽的症狀。警惕性高的人會去醫院檢查,早確診,早治療。一拖再拖,後果很嚴重。
然而,無論是根據徵兆推論癌症,還是說癌症引發了某種徵兆,都並非絕對,沒有確鑿的證據劃上等號。
丁克峰的說法更加保守,他告訴記者,人體的奧秘我們只剖解了一小部分,未知的科學甚多,現今對這些所謂腫瘤發病之前的微弱變化、潛伏過程等,還沒有科學檢測手段,無法形成因果推論。
原文:肺癌和肝癌有這兩個徵兆
症狀一,五年不發燒。這種人小心肝癌和肺癌。不發燒,好像身體很好,其實是免疫力太差了,身體機能下降了,對致病的因素沒反應了。
症狀二,夜裡老是醒。夜裡1點到3點老醒的小心肝癌,3點到5點老醒的小心肺癌,這一般會發生在查出來的2到3年前!
專家解讀
針對症狀一,丁克峰直接給出“假結論”的回答。“免疫力太差的人不可能5年不生病。另外,從臨床上來看,5年不發燒的身體強壯的人,肺癌、肝癌發病率也沒有比普通人高。”
針對症狀二,丁克峰說,就肺癌和肝癌病人來說,缺乏針對性的群體睡眠調查,就他的個人經驗而言,需要避免片面地以偏概全。
何迎春從中醫理論分析:淩晨1點到3點,主肝經絡,3點到5點,主肺經絡。“就從這方面來判斷會生肝癌肺癌,完全沒有道理。”
蘇丹認為這兩個徵兆都不靠譜。他解釋:“患有肺癌的人,之前都會有手臂疼痛、骨頭疼痛的表現;肝癌的病人,會有脾氣性情的改變,之前脾氣溫和的人會變得暴躁。當然,這要結合之前的病史分析,比如這個病人就是乙肝病毒攜帶者,或有嗜酒習慣。”
原文:乳癌有這些徵兆
症狀:兩個乳房明顯不一樣大。兩個乳房明顯不一樣大的易得(乳癌),來例假愛生氣的或有難過情緒的,就算不得這病,也會得卵巢囊腫或子宮肌瘤。還有女性血虛燥熱的,例假時老是手心熱,被誤診為肺火大的,老吃瀉肺火的藥,瀉過了易得乳癌。
專家解讀:
丁克峰說,大多數女性的雙側乳房大小均有差異,有明顯大小不一樣的要去醫院做檢查。
“生氣難過沒標準,所以沒法做科學研究,結論也不可信。”他說,但重大的精神創傷可能與腫瘤相關。
另外,如果原文的結論能確立,還需中醫設立“血虛燥熱”的診斷標準、明確“瀉肺火的藥”的成分,驗證瀉肺火中藥是否可致乳癌,才能調查肺火大的人乳癌發病率。對此,杭州市中醫院內科主任醫師何迎春說,這種說法是“無稽之談”、“毫無科學依據”。
原文:大腸癌的徵兆如下
症狀:大便乾燥帶血。長期大便乾燥帶血,每天大便次數增多,有時會拉出粘膜狀,這幾種情況要讓大便變稀,可用飲食與中藥來調理。大便老幹,在腸裡摩擦力太大,一旦刺激到腫瘤,會使腫瘤生長增快!
專家解讀:
丁克峰認為完全錯誤。如果便帶血、並有時伴有粘膜或粘液,應馬上做檢查,如只用飲食和中藥調理,結果會耽誤病情,甚至影響生命。“一旦刺激到腫瘤,會使腫瘤生長增快”,這種說法絕對錯誤,腫瘤自然生長增快的幅度短期內變化不大,關鍵是及時治療。
蘇丹說,排便習慣的突變,一定要提高警惕。但是,大便帶血也可能是痔瘡,不能一棍子打死。
原文:關於其它癌症
凡是兩年不長粉刺的(吃大量辣椒都不長);平時到點不餓的;腳蘚突然不癢的;皮膚老是覺得熱而體溫不高的;皮膚變緊卻沒彈性的;每天下午低熱的;臉變得發青或黑的都要小心了。最好早查,查不出來也要好好養著,因為腫瘤小的時候查不出來。當然不一定都是癌,小心養著就好了,身體可是自個的!
專家解讀:
蘇丹表示這些小徵兆聞所未聞,“太不靠譜了”。
丁克峰也是一笑而過,覺得沒道理。不過,他對原文中的一句話很認可。“癌症是彈簧,你弱它就強!積極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對於癌症來說,防範的作用遠遠大於治療!”
大病到來前身體出現這些小徵兆?
專家解讀:基本客觀,但非確定性的
除了癌症的徵兆之外,傳言的文章中還有一些“大病到來前的徵兆”。
丁克峰認為基本客觀。文章中措辭都用了“可能”兩個字,這兩個字很重要,說明這些身體情況可能是因為生了這些病,當然也有可能不是。
所以,請大家一定要認清這種聯繫也是非確定性的!
這些聯繫也有積極意義:提醒大家進行針對性檢查,早發現疾病。
何迎春也是基本贊同這些觀點,但對一些細節,做了糾正。
早晨篇:
1頭暈、頭昏:早晨醒來後頭暈、頭昏,可能出現了頸椎骨質增生或血黏度高等疾病。(√)
2強烈的心慌饑餓感:淩晨4~5點鐘醒來有強烈的心慌饑餓感,且疲乏無力,直到吃早餐後不舒適的感覺才逐漸消失,提示可能有糖尿病傾向。(√)
3口臭:可能是胃或肝出現了問題,或是牙周病引起。(不全正確)
糾正:口臭和肝的關係不大。
4口中有氨味:要格外注意腎臟的健康。(√)
5眼角膜出現一圈模糊的灰環:說明心臟可能有問題,如果是30~50歲的男性應馬上與醫生聯繫。(不全正確)
糾正:還可能是歲數大了,血脂高的人也會有此症狀。
6臉色潮紅:可能與心臟病或高血壓有關。(√)
7噁心想吐:除去懷孕的原因,若每天早上都如此,可能是慢性胃炎。(不全正確)
糾正:患有慢性咽炎和肝病的人也有此症狀。
白天篇:
1吃油膩食物後上腹疼痛,並放射到右肩背部:很可能是患有肝膽疾病。(√)
2食欲亢進,體重卻減輕:可能患了甲狀腺機能亢進症。(√)
3沒有食欲,見到油膩就噁心,易疲勞:可能是患了肝炎。(√)
4飯後總是出現反酸、腹脹或腹痛等症:提示積食了,要多吃新鮮蔬菜,三餐要注意清淡、好消化。(√)
5指甲生長緩慢,沒有光澤且變黃變厚:提示淋巴系統出了毛病。(不全正確)
糾正:和淋巴沒什麼關係,生長緩慢沒有標準,指甲沒有光澤可能是貧血引起的,指甲變厚可能是真菌感染造成的。
6手背靜脈突出:隨著年齡增加,會有此現象,但也有心臟病的可能。(不全正確)
糾正:不少農民的手背都會靜脈突出,長期幹活導致的。
7手掌潮濕:過度興奮或緊張時手掌會出汗,若常如此則可能是甲狀腺異常。(√)
8黑痣變大或新長出痣:當心皮膚癌的侵襲。(√)
9皮膚上出現非摩擦所致的紅斑:可能是肝病的前兆。(不全正確)
糾正:還有可能是蕁麻疹。
10常因腳抽筋而驚醒:提示可能是缺鈣或動脈硬化。(不全正確)
糾正:還有一種可能性是受涼了。